SERVICE
News
SHOP
即可拍賽
寫真賽
SERVICE
News
SHOP
即可拍賽
寫真賽
不可不知的攝影集:英國篇
Editor|Twinkle、Zih Zih
Text| Jane
叛逆與衝擊
Derek Ridgers《78-87 London Youth》
Derek Ridgers紀錄1978年到1987年間英國的青少年文化,這些拍攝於倫敦街頭、酒吧、俱樂部的青少年,造型奇特並充滿自信,眼神叛逆卻充滿浪漫情懷。Derek Ridgers擅長用快門捕捉被攝者的神情,更拍攝過許多明星、政客、藝術家、運動員等。透過Derek Ridgers的作品可以感受龐克到歌德的轉變,呈現英國獨特的青少年街頭文化。
布里克巷生活日記
Phil Maxwel《Brick Lane》
Phil Maxwell是來自英國布里克巷(Brick Lane)的攝影師,同時也花了三十年紀錄布里克巷的轉變。透過這些黑白照片直接且單純呈現:街頭人們、攤販、洗衣店的情侶或是咖啡廳悠閒人們的生活態度,這些影像真實又充滿力量,因Phil Maxwell認為自然人性就是最美的畫面。
遺忘的島嶼風光
Jon Tonks《Empire》
你曾幻想過生活在遙遠國度嗎?自2007年開始,攝影師Jon Tonks遠渡至英國的離島,橫跨南大西洋探索偏遠島嶼的生活,用鏡頭記錄離島風景和居民樣貌。有別於大城市的緊湊感,這些作品自然簡單,樸實中又帶點想像力,宛如進入童話中的夢幻國度般。而Jon Tonks在這趟旅程中也歷經飛行和海上漂流,真實的用攝影探索自我人生。
燃燒的天空下
Melanie Friend
《
Home Front
》
翻開攝影集可以發現,湛藍的天空其實並不平凡。攝影師Melanie Friend用攝影考察英國與軍隊的關係,捕捉在悠閒的海灘、歡樂的草皮的天空上,抬頭望見的飛行軍機,形成幽默的強烈對比。而寬廣的景色與渺小的日常事物,也讓觀賞者省思:是否將戰爭合理化了呢?
入夜後的狂歡寫真
Maciej Dakowicz《Cardiff After Dark》
出生於波蘭的攝影師Maciej Dakowicz,花年的時間拍攝英國卡地夫(Cardiff)入夜後群眾狂歡的樣貌,捕捉街道上酒醉的人們,互相擁抱的情侶,打扮誇張的年輕人以及五光十色的酒吧,呈現出有別於白天的秩序。在Maciej Dakowicz鏡頭下的夜晚充滿高亢的情緒和酒精,呈現出歡樂、瘋狂、震撼與不安的畫面。
滋滋有味的生活
Sian Bonnell《everyday dada》
你有看過把食物當成佈置家裡的裝飾嗎?英國攝影師Sian Bonnell用食物讓生活充滿想像,透過食物和日常生活融合,呈現奇特、幽默的畫面,例如由火腿拼貼的磁磚,荷包蛋鋪成的地毯,以及燭台上的水果蠟燭,都讓日常充滿想像力,創造平凡中的不平凡!
無處不及家
Judah Passow《No Place Like Home》
以前在英國的猶太人常受到鄙視,因此猶太社區的人們總是低聲下氣的生活。以色列出生的攝影記者Judah Passow記錄在新世紀中,英國的猶太人如何展開的新生活,透過探討歷史與未來,開創自己的生活並創造更完善的價值觀。雖現今依有反猶主義,但在Judah Passow的黑白影像中,不管大人小孩都充滿愛與和諧,自豪且享受人生。
-收錄於《SNAPPP NO.37》
TALK TO United Kingdom